創新工作室,創效“火車頭”

2015-05-05

公司設立在煉鋼廠轉爐車間的湖南省示范職工創新工作室,是一個充滿活力的團隊,既有勞動模范和技能大師,也有來自一線的技術人員與專業技師。大家集思廣益解決現場問題、改進工藝、尋找創效點,使工作室不斷迸發創新活力,成為群眾性技術創新的“火車頭”。

謝建輝是轉爐車間主任,也是工作室的帶頭人。每天下班后,他都會在工作室組織成員們碰頭,把現場的問題、項目進度、攻關難點帶來討論。一天,謝勞模在碰頭會上要筆者把H08A鋼的生產情況作出詳細分析,特別是要統計出入爐鐵水中硫元素的含量和轉爐進CAS的鋼水硫含量。謝勞模認為:焊條鋼系列按照工藝要求需要進鐵水預處理脫硫,然后才能入爐冶煉。但是,進預處理站后排渣帶鐵量相當大。造成鐵損失,而預處理回收的預處理渣,也給爐前操作帶來不穩定性。他提出,將硫含量≤0.025%的鐵水不進預處理站處理,而是直接冶煉焊條鋼,得到大家的認可和支持,當月便組織工作室的崗位一線技師參與跟蹤。謝勞模與原料車間溝通,確保鐵水硫含量在要求范圍之內,其他成員則在冶煉焊條鋼種時指導當班爐長操作,技術人員優化加料制度,使堿度符合脫硫要求。今年7月,這一項目在工作室成員的努力下取得成功。

蔣立剛是轉爐車間的總爐長,護爐他有自己的“獨門秘方”。他總說,“轉爐是煉鋼廠的飯碗”。去年,公司原計劃5月進行2號轉爐的停爐檢修,后來根據公司生產計劃安排,延遲到年底進行,這就大大增加了爐役后期的護爐難度。有一段時間爐況波動較大,蔣立剛感覺很有壓力,經常連續幾晚守在爐子旁指導護爐。當班工長開玩笑地問:“蔣哥,怎么睡三個小時就醒了?”其實,他根本就沒睡著,得知爐況穩定后,才安穩地睡了兩個小時。最終,2號轉爐的爐齡達到21879爐,順利按公司計劃進行爐役檢修。

創新無止境。在創新工作室,創意的“火花”碰撞,一個個現場技術難題迎刃而解,一個個創新項目成為提質創效的成果,大家忙碌著,也充實著。
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(廖旌云)